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知识)
-
发布者:小宁 浏览量:6666发布时间:2022/4/14 15:50:27 在新型的消费模式下,人们的消费场景更加多样化,产品丰富度不断提升,传统的零食行业不断进阶升级,使 ...[详细]
-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房屋平面图设计软件?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软件,比如是要设计平面图还是立体图,要求有多少细节等。可以先试用一些免费的软件,比如SketchUp、Sweet Home 3D等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关洪磊)一个60多人规模的小服装厂,全年无淡季,订单应接不暇?而且每年出口几百万件衣服?在服装行业普遍正月过完才开工的常态下,龙湾明哲制衣厂却在正月初十就开工 ...[详细]
-
当地时间周三,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华尔街最受青睐股票中的地位。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需求的持续增长,这家芯片设计公司的股价一度上涨2.5%,达到 ...[详细]
-
摘要: 2019年玛歌酒庄红葡萄酒获得了詹姆斯·萨克林99-100分、帕克团队97-100分和杰布·丹那克97-100分的三重潜在满分好评。现在, ...[详细]
-
南京市宁双路,一家科技公司打出的“数据力是第一推动力”标语。视觉中国|供图)“各个局的自主性很强,愿意给你某些数据就给,不愿意给就说上级部门规定不能给。”林玲是西南地区某国企智算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需 ...[详细]
-
翔安包机接回161县务工人员 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东南网3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叶晓菲 通讯员 余庆东 洪丽敏/文 朱毅力/图) 3月18日,161名来自临夏州永靖县的翔安区弘信电子新员工,乘坐 ...[详细]
-
为进一步推进阳光司法,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5月22日,汉阴县人民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旁听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为保证旁听庭审的质量,汉阴法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庭审预案及突发情况处置预案 ...[详细]
-
10月10日,县政协组织退休老干部开展“奋斗新时代 欢度重阳节”主题活动,参观视察汉阴县重点项目建设,感受汉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县政协主席刘定东,副主席吴雄、唐志惠、熊兵陪同。老干部们先后参观视察了安 ...[详细]
-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ircana发布的最新报告,美国5月份游戏消费支出呈现小幅增长。其中,Xbox与任天堂Switch降幅显著,PlayStation 5PS5)在销量和销售额上均保持主机市场领先地位。 ...[详细]